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公开 / 非遗展示 / 正文

阿宫腔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陕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之一。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公腔,阿宫腔娴雅婉转,刚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颇有南戏之韵。阿宫腔曾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image.png

阿宫腔演绎现场(本文图片来源于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阿宫腔是由秦时宫廷乐舞衍变而来,因阿房宫而得其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闻阿房宫被烧毁,秦之臣民及众乐工遂作鸟散,流入咸阳以西者众多,于是秦宫乐舞就在当地繁衍开来。由于此种曲调来自皇宫而当时诸多宫室中阿房宫又最负盛名,人们就称之为阿宫腔,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变,阿宫腔调遍及兴平、泾阳、三原、临潼、富平等地。

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从民间的炊烟中走来,伴着婉转、轻慢,但又不失铿锵的旋律,获得了历史和人民赋予她的殊荣。富平阿宫腔历经两千年来的有序传承,为我国的历史文化长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异于最为绚烂的艺术之星。

2006年5月20日,阿宫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