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正文


对市六届政协一次会议第321号 提案的复函

张晓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红色渭南的提案》(第3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现将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渭南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保单位165处,县级文保单位398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8家。渭南革命文物遗址遗迹资源丰富,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文物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共有43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国有馆藏革命文物计307件(组),其中:珍贵革命文物161件。

二、保护利用和社会教育工作

(一)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5.18”博物馆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常态化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二是挖掘红色资源,以“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为主线,创新教育形式,使其成为中小学生缅怀先烈和树立理想信念的“第二课堂”;三是丰富社教内容、灵活宣传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增实效,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教育普及,扎实做好革命文物传承利用工作。一是利用渭南革命文物资源,科学编制特色党课内容,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革命文物传承利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员教育、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挖掘价值,以详实的革命历史事件,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藏的革命文物为载体,讲好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故事成为激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不竭动力;三是开展“六进”活动,宣传革命文物承载的光荣历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革命文物的认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三)文旅融合,持续讲好革命文物故事。革命旧址、纪念设施、标志物等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一是把准方向,编制《渭南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制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让红色基因、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二是精准发力,依托革命文物、名人故居等,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三是打造精品,实施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工程。拍摄了《感怀渭华起义》系列党课(《大槐树下的会议》《烈士殉难井》《三教堂的钟声》)、《镶嵌在渭华大地上的特殊标语》等视频。富平县编排的红色秦腔剧目《红梢林》以照金柳林地下交通站故事为背景,在全国巡演达50余场,澄城县编排的现代秦腔剧《张富清1948》再现了壶梯山战役,永丰战役等革命历史,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华州区新创秦腔现代戏《渭化星火》入选2020年度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原创剧目支持项目。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市统筹推进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不断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功能,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提升的问题。

今后,将聚焦四个方面,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凝聚起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的共识共动;二是加强保护管理。强化工作举措,推进渭华起义旧址、杨虎城纪念馆等革命文物遗址、设施的保护修缮,摸清、管好革命文物和历史遗存家底;三是加强保护利用顶层设计。加强与宣传、党史、档案、教育等部门的审查(核)、协作、报备机制,健全文博单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学术研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补齐“挖掘不深、阐释不清”的短板和不足;四是加强价值传承。扎实开展革命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提高策展陈展水平,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27日

   (联系人:姚俊杰    电话:0913—2931985)